下册第八课第一节第一课时|下册第八课第一节第一框《实践及其特征》(高二政治教案)

2010-11-06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2007-2-2610:37:50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实践的含义及三个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述。懂得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于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中。

(2)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学会对实践概念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通过对实践特征的学习,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历史的、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验法、归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实践观点的学习,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

(2)结合实践第一个特征的学习,使学生坚持唯物世界观。

(3)结合实践第二个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结合实践第三个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三、教学难点

实践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清华同方素材库

五、教学结构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清朝康熙年间,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一次到乡间微服私访。这时农民们正用稻草捆秧,闲谈之间,农民要张英对对子。农民出的上联是:“稻草捆秧父抱子”。张英站在田头想了半天,仍然对不出下联。

张英回家后和夫人谈起了此事。正巧,他们的谈话被一位侍女听见了,她不由得笑了起来。张英问她笑什么,她答道;“这有什么难对的,下联是:“竹栏装笋母怀儿”。张英一听,觉得她对的工整巧妙,连连称赞。

(提问)文化殿大学士为何被难倒?这位侍女为何能对得这样巧妙?

(主要是因为他常居朝廷官府,并不了解农家生活,更没有务农的实践。而那位侍女,家境贫寒,灾荒年间被卖做俾女,她小时候在家乡提竹栏挖笋,感受很深,所以,一听到上联立刻说出了下联)

可见,实践出真知。劳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要虚心向劳动群众学习,所以作为青年学生应自觉的投身社会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

下册第八课第一节第一课时|下册第八课第一节第一框《实践及其特征》(高二政治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53649/

推荐访问:八年级数学概念总结 八年级政治知识结构图 七年级政治知识结构图 数学八上知识点概念图 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常见的数学思想 八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政治知识框架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概念 八年级上数学所有概念 七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 八上数学公式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定义 七年级上册地理概念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七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八年级上数学概念 八上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八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八下数学公式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概念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下册第八课第二课时]下册第八课第二节第三框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高二政治教案) 下一篇: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_必修3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高二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