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5 古诗三首 望洞庭 菊花 枫桥夜泊 教案设计,教案

2010-07-19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5 古诗三首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教案设计》文章由收集。

《望洞庭》

  【内容简析】

  《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作者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从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

  【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应该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自悟词与句的大意,在诵读中体验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能解释诗中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洞庭湖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洞庭湖图片。师: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2.板书课题(《望洞庭》刘禹锡);齐读课题。

  3.创设情境。请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学习诗文

  (一)交代学习古诗的方法——“五读法”。

  (二)运用“五读法”读古诗。

  1.一读读通,咬准音。

  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 磨m$

  2.二读读懂,知大意。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月夜遥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3.三读读精,解词义。

  ①指名读第一、二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②根据书后注释练说诗意。

  ③重点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④读第三、四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⑤根据注释说意思。

  ⑥重点理解“白银盘”“一青螺”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4.四读读会,悟意境。

  配乐读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5.五读会读,有感情。(进行配乐朗读。)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前往观光旅游的人很多。我们将来要有机会,可以去看看洞庭湖,好好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17古诗三首】5 古诗三首 望洞庭 菊花 枫桥夜泊 教案设计,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44744/

推荐访问:幼儿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望洞庭古诗教案 大班古诗春夜喜雨教案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 幼儿古诗望天门山教案 大班古诗望天门山教案 泊船瓜洲教案ppt 古诗二首池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 枫桥夜泊优秀教案 枫桥夜泊课件 枫桥夜泊教学 枫桥夜泊公开课教案设计 枫桥夜泊是几年级学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 古诗三首教案 5古诗三首望洞庭 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古诗教学实录 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怎么背 枫桥夜泊古诗的意思 枫桥夜泊拼音版 枫桥夜泊作者 s版枫桥叶泊诗意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芦叶船课文_2 芦叶船,教案 下一篇:语文百花园教学反思_语文百花园一 教案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