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教案]“表内除法的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参考教案

2009-12-22 小学二年级作文 阅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一课。
  本节课教材安排的内容是把前面所学习的除法算式整理成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整理复习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且这一节课又是后面学习较复杂的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根据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培养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二年级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强的特点,我主要选定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在以下三大活动中。
  活动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活动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
  活动3:课后实践,延伸兴趣。
  下面我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整堂课以很多的除法算式要参加家族会议的情境导入新课。由于算式太多,会议现场乱糟糟的,怎样才能有秩序地入座呢?这一拟人化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整理这些算式的欲望。接下来,师生共同交流,归纳出按商相同、除数相同、被除数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进而学生4人一组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展示整理的结果。估计这三种方法都会有学生选择。为了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在展示时,我特意选择两张都是按商相同进行排列的除法表格,其中一张既按商相同进行了排列,还将除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了排列;另外一张表格中的除数在每一列中都是无序排列。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体验到既要按商相同进行排列,还可以在每一列中将除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最后引导学生对整理的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操作,学生不难发现按商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简便。
  这一活动安排为4个小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经历自主整理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活动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
  这一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横向、纵向等多角度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表内除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中蕴涵的规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这样课堂才会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思维的碰撞。学生通过自主交流会发现:竖着看,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每一竖列的商相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横着看,当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每一横排的除数都相同。这样,知识让学生自己整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愈来愈浓。

[表内除法教案]“表内除法的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参考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27713/

推荐访问:

小学二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师说课 |参考教案 下一篇: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_《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参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