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4

2010-10-08 高考作文指导 阅读:

2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① 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 义?

    ② 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③ 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

    答:

    ① 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② 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转而写景,以景衬情,意在借景抒情。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③ 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诗歌的整体风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


29、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游 山 西 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联作简要的赏析。

    答:

    (1)写出了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景色。

    (2)反映作者观赏景物的欣悦。

    (3)揭示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能够引发广泛丰富的联想。

    (4)对仗自然、工整。(答出三点即可分,每点2分)


30、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2)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


3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文章来源于 www.99ZuoWen.Com]

     (1)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

    答:

     (1)一是用“柳”音谐“留”,明写留恋吴中;一是用“灞桥”暗指京都,暗示朝廷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   

     (2)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赏识自己,让自己能为国尽力的愿望。


3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

    答:用“眼”形容泉小,用“无声”说明流细,“尖尖角”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了小蜻蜒为小动物。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令人神怡。


3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2分)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4分)

    答:

    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2分。答案中含三个要点,错一个点,扣1分)

    ②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2分。每一点各1分。)


3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2分)

    答:(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时,报国无门。(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3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3分)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1)(3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3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4

http://m.tlutl.com/xiezuozhidao/51322/

推荐访问:2016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2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1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7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汇编4 诗歌鉴赏专题汇编 2016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5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3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4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2019年高考语文精选试题 2018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高考作文指导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9 下一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