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_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7

2010-10-08 高考作文指导 阅读:

55、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题。(6分)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

    (1)对这首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梦抒情。

    B.诗题为“春兴”,通过对“柳”“雨”“花”“风”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早春图景。

    C.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与白居易诗中“莺语花底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D.全诗以“春”贯穿始终,构思巧妙。

    (2)诗的后两名既写惜春之情,又有思乡之意,请分析其写作特点。

    答:(1)B C(每答对一项1分,共2分)

    (2)这两句语言平易,但使用拟人手法,想象独特。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一吹一逐,富有表现力,使人联想到诗人家乡也是春天。仿佛诗人在梦中伴随春风,一起回到故乡,又仿佛诗人舍不得春天,而追随春风而去,形象的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答出特点2分,分析正确2分,共4分)


57、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瀑 布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5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3)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答:[文章来源于 www.99ZuoWen.Com]

    (1)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2)“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想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3)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59、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田园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6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

    (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2)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6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边烽不过秦”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答:

    (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_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7

http://m.tlutl.com/xiezuozhidao/51317/

推荐访问:2016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2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1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2017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2016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5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4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3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汇编 2018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2017高考诗歌鉴赏ppt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高考作文指导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10 下一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_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试题精选汇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