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800字作文高中|耻之死-议论文作文

2010-01-12 名人故事 阅读:

我是一个爱历史的人,思绪常常随着历史横游八万里,纵观几千年,泛舟史海时算是能观景晓情了。
  孟子曰:无耻之耻,无耻矣。想不到他老人家早在千百年前就看破人性,令人掩卷深思。
  耻之死,让我对历史重新感悟。
  春秋战国之时,战火纷飞,各国互相吞并。吴国、越国作为后起之秀,以初生牛犊之势,意气风发,锐不可挡,也曾在五霸中占有一席之地。吴越之战最终也不可避免的暴发了。起先各有胜负,但在决定性的一战中,越国失利。越王勾践在吴国养马驾车三年,住石屋、穿布衣、受尽凌辱。三年之后归国,勾践为雪国耻自批己罪,卧薪尝胆,发展国力,并接受谋士之策以十计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着手,终于灭掉吴国成为一方霸主。仔细琢磨,夫差成于荣败于耻,勾践败于耻,但也成于耻。
  再来看看秦末时期,秦二世施行暴政,百姓怨声载道。继陈胜、吴广之后,刘邦、项羽二人为民振臂高呼,叱咤风云,毅然踏上反秦之路。刘邦咸阳初立威,项羽巨鹿破大敌。于是短暂的大秦王朝在呐喊声中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楚汉之争中项羽以他的勇猛之势,大败刘邦。只是这个本已定好的历史因刘邦的卷土重来而改写,垓下之战,霸王被逼无奈,自认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后人皆感叹评价:刘邦的知耻换来的是大汉四百年基业,而霸王留下的只是乌江的滚滚东流。也正因为他的知耻,造就了一个敢爱敢恨、敢拼敢死的英雄形象。刘邦因耻而荣,项羽亦因耻而荣。
  三国时期,诸葛亮受刘备之命前往东吴,说服孙权,以孙、刘联合再凭长江之险以拒曹操,但他在东吴时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草船借箭、七星祭风等表现出的无穷智慧使周瑜妒忌而又惊恐,千方百计想除掉诸葛亮,但屡次不能得逞。紧接着诸葛亮离开东吴后,计袭南郡,智救刘备,力保荆州。世人对周瑜受此三气而死的评价只是定为心胸狭隘,但却只有苏轼能真正读懂周瑜。他的死不是心胸狭隘,而是“耻”,耻于不能胜过诸葛亮这个吴国大患。“既生瑜,何生亮”,道出了周公瑾忧国忧民的忠心啊!相比之下,三国袁术就很无耻了,军败山倒,还在想以前的浮华生活,一碗蜜水,无耻之心,就已注定他的失败了。
  到了近代,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使得他御辱自强的设想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然而甲午战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他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但又有谁知道他在签订《辛丑条约》时被俄侮辱,又气又恨,最后又郁郁而终呢?不甘心大清的腐败而受到的凌辱,耻之死,让我对他重新评价。
  ……
  纵观千古,荣辱之间似乎存在某些必然的联系,思荣得耻,知耻可荣。

议论文800字作文高中|耻之死-议论文作文

http://m.tlutl.com/xiezuosucai/29395/

推荐访问:关于不耻下问的议论文 人固有一死作文议论文 金鱼之死的启示议论文作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议论文作文 名人不耻下问的例子 宽容与不助恶高中作文 善与恶作文800字议论文 以小见大的作文议论文 不以分数论英雄800字作文 父母以身作则作文素材 以身作则的议论文 关于忍与不忍的议论文 历史上以身作则的例子 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 不耻下问为主题议论文 关于不耻下问的作文 不耻下问的典故 不耻下问作文素材 关于不耻下问的名言 不耻下问的名人故事 关于不耻下问的故事 不耻下问的故事100字 孔子不耻下问阅读答案 不耻下问

名人故事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教育系统警示教育心得体会_教育系统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下一篇:康美相伴人生灿烂是什么歌_用勤相伴 人生灿烂-议论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