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一等奖]爱莲说教学设计|免费教案

2009-05-17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略)。
  二、解题。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三、简介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四、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提示学生读准下列字音。
  甚蕃(fā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蔓(màn)不枝
  亵(xiè) 噫(yì) 鲜(xiǎn)有闻
  2.学生齐读。
  五、串析课文。(围绕下列问题逐一展开讨论,涉及到的较难的文言词句顺便作些解释。)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理解:直接写莲的句子主要是第4句、第5句的最后一个分句。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三个方面来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刚直不珂、威武不屈,“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远扬;而“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托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课文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3.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时,浓墨重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教学设计一等奖]爱莲说教学设计|免费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9853/

推荐访问:爱莲说教案ppt课件 爱莲说教学设计方案 陋室铭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反思 爱莲说教学设计一等奖 爱莲说教学设计及板书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 爱莲说优秀教案设计一 爱莲说教案带板书设计 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实录 爱莲说教案及板书 人教版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板书设计图片 爱莲说是几年级的课文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 爱莲说微课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案ppt课件 爱莲说优秀教案人教版 余映潮爱莲说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爱莲说赏析教案ppt 爱莲说优秀详细教案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考语文阅读理解 答题技巧_初中语文第二册教案教学设计|免费教案 下一篇:233_23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免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