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本上册_高二语文科上册联考测试题

2010-10-09 小学三年级作文 阅读:

高二语文科上册联考测试题
高 二 语 文
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①保持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②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科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一3题。
石头是怎样烂掉的
   20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览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玡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进攻它们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地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地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节选自《我们爱科学》)
1、下列关于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联合氧气和二氧化碳,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B、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冻成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C、冷热气候变化使石像产生热胀冷缩现象。
D、生物的进攻、人为的破坏,也是使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的主要原因。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这句话说明“石像”若不搬运到列宁格勒,就不会发生“瘦弱”变化。
B、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石头会慢慢的“烂”掉。
C、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其目的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主体石像。
D、科学家“对症下药”中的“症”指石像自身的腐烂,“药”指科学家采取的在石像身上涂油脂等措施。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说“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后又说“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前后矛盾。
B、铜和铁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石头不易传热,没有这种性质。
C、不仅是秦始皇的石碑和埃及的石像,自然界各种石头都难免受到“风化作用”的进攻。
D、石头是慢慢的“烂”掉的,要想它不被“烂”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科学家“对症下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一6题。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高考资源网kong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之所履                 履:踩
    B.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C.以无厚入有间             间:空隙
    D.庖丁释刀对曰             释:提着
5、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①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④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庖丁开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二)、文言文翻译(共9分,每句3分)
7、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⑵、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三)、古代诗歌阅读(共7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背诵(共10分,每空1分)
9、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           。”
⑵.丈人曰:“         ,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⑶.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⑷.      、    、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⑸.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黑  白
①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②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湖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温庭筠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我们看见严凤英赤脚在青草池塘畔“打猪草”,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的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
③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熢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草原敖包黄土窑洞四合大院,覆盖着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覆盖着渭河黄河塔里木河绥芬河,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那是苦难生命的呐喊,如暴风雪般抽打得我的脸与心像刀割一般痛。
④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南方文人显得轻薄小气无病呻吟,总是和秦淮八艳红楼裙钗之类的红粉佳人藕断丝连。那李煜做了一国之君,把所有的心思全花在吟风弄月捏弄三寸金莲上,这样的国岂有不亡不破之理?
⑤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光,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条件造成了强硬的民魂。只有狂风才吹得起猎猎大纛,只有苦难才塑得出坚毅筋骨。北方的男人站起来顶天立地更多的是硬汉,那些在血河里沉浮在沙场上的拼杀的男儿出人头地成了杀人如麻的一代枭雄,发生在北方冰天雪里的故事哪一个不令人荡气回肠,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纷争与融合的历史。
⑥在北方的餐桌上,北方男人的好胃口又一次让我目瞪口呆,手抓肉扯羊腿地饕餮之后,一个个还端起比脑袋还大的家伙再吞两碗羊肉泡馍,然后拍拍手走向风雪迷漫的大漠,去对抗风沙一样粗粝的生存。而南方的男子吃什么呢?米饭,豆浆、牛奶——我身边那些离开空调、私家车、银行卡就没活的上海小男人更是吃巧克力甜点,品法国干红,然后用纸巾拭净嘴角,挽着衣香鬓影的漂亮美眉去看《花样年华》。
⑦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是地理不同的结果,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南北温差。当西伯利亚冷空气横雪中国大陆便是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落红殆尽黄叶萧萧,这便是冬天。立春以后南方沿海湿润季风以持久的恒心一点一滴地向北方反攻,进入盛夏。但紧接着北方寒流开始频繁活动,一阵阵清凉秋风是它们打入南方的“先遣部队”,紧跟着的是一股又一股无情冷漠的“百万大兵”,不久又将占领南方。
⑧北方的雪融进黄河里,黄河岸边走着骆驼与牦牛;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与凤凰。北方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向往的——因为,南方北方都在同一片国土之上。      
(选自2004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改动)
10、第②、③段分别描述了落雨的南方和落雪的北方,请简要归纳这两段从哪几个方面对南北方进行比较,并请据此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南方和北方的特点。(6分)
11、第五段,作者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请根据文章分析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5分)
12、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向往的”含义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6分)
13、本文作者在谈及“江南才子”和“北方男人”时,有明显的褒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态度?请作简要阐述。(5分)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蜕变(tuì)   熟稔(rěn)   眉眼颦蹙(cù)    轻鸢剪掠(yuān)
B.悄然(qiāo)  和煦(xù)    喋喋不休(dié)  数见不鲜(shù)
C.干戚(qī)   禀性(bǐng)  不落窠臼(kē)   至道嘉猷(yóu)
D.祈求(qí)   模样(mú)    一蹴而就 (cù)  海市蜃楼(shèn)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B.10月1日,受阅部队像一道雄伟壮观的长城,沿长安街绵延排列,浩浩荡荡,气势恢弘。观礼台上中外来宾激动万分,无不侧目而视,为我们国家的强大而骄傲。  [文章来源于 www.99ZuoWen.Com]
C.国庆晚会上,在北京奥运会上有过精彩演出的林妙可、杨沛宜粉墨登场,再次倾情奉献一曲《歌唱祖国》,天安门广场欢声笑语掌声雷动。  
D.目前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在世界范围肆虐传播,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未雨绸缪积极防控,力争把甲流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B.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时表示,美国只有认真地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地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不再重蹈覆辙。
C.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这对提振信心、缓解危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17、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
A、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
B、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C、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曾为蒙之漆园吏。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又为先秦时期文学家,其散文想象奇特,意境开阔,文学成就极高,他本人堪称现实主义文学之父,东方文艺之神。著书十余万言,《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D、老子(约公元前571~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著有《老子》一书。《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
1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3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答: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分)
画家用交错的点线,浓淡的笔墨,形体气势的开合,明暗虚实的互映,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物体形象完全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映开合之中!
                                                                 
20、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5分)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 10月6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博伊尔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阿默斯特,史密斯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69年博伊尔和史密斯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时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  
(1)给以上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概括三人获奖的原因: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痕  迹
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只是这脚印和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又有些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座号                    
许昌市2009-2010学年上学期四校第一学段联考
高 二 语 文
答题卷
一、二、四大题选择题(每题各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14 15 16 17
选项           (二)文言文翻译7、(每句3分,共9分)
 ⑴                                                                        
                                                                           
⑵                                                                         
                                                                          
⑶                                                                        
                                                                           
(三)、古代诗歌阅读(7分)
8、⑴(3分)                                                             
                                                                            
⑵(4分)                                                                  
                                                                           
                                                                            
(四)、名句名篇背诵(10分,每空1分)
9、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              。”
⑵.丈人曰:“                ,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⑶.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⑷.         、        、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⑸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第Ⅱ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10、(6分)                                                              
                                                                        
11、(5分)                                                               
                                                                          
12、(6分)                                                               
                                                                          
                                                                         
13、(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除选择题外共12分)
18、(3分)(不超过20个字)                                              
                                                                        
19、(4分)                                                               
                                                                         
20、(5分)(1)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概括三人获奖的原因:                                                 
                                                                          
                                                                          
五、写作(60分)                                                                                                                                                                                                                                                                                                                                                                                                                                                                                                                                                                                                                                                                                                                                                                                                                                                           四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2009.11
1、D(“人为的破坏”文中无依据) 
2、B(A、万物都在变化,只不过是变得慢一些罢了;C、说明主体应是石头;D、石像不是自身的腐烂,而是受到外界的影响才发生大的变化的)
3、C(A、作者的目的是要说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在埃及变得慢一些罢了;B、具有这种性质;D、文中无依据。)
4、D(释:放下)                 5、C
6、A(庖丁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意思是跟一股人所见的一样,说明技术一般。)                               7、略
8、(1)(3分)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1分),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1分);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对六朝兴废的感慨(答出一方面即1分)。
(2)(4分)比喻手法。(2分)。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1分),忧自己不得重用(1分)。                           9、略
10.(6分)第②、③段分别从南北方的名胜、民居、山岳湖河、人物典故传说、诗词名句、戏剧等方面进行比较(答出一方面给1分,共3分);突出了南方秀丽(或:柔美)、北方雄健的特点(3分,意思对即可)。
11.南北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产生了经济的差异,造成了南北人民物质生活的差异,以及生理特点、心理追求等方面的差异。(3分)困苦的生活激发北方人投身于抗争,富足的生活引发南方人舞文弄墨。(2分)(意思对即可)
12. 中华民族最终大融合,或祖国大地南北儿女团结一致,(1分)让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是华夏儿女共同的愿望,或共同的追求(答“渴望祖国实现和平统一”也算对)。(2分)拟人手法或象征手法,(1分)形象而富有韵味。(2分)
13.同意。江南才子总是沉溺于“秦淮八艳红楼裙钗”的温柔之乡,才子皇帝李煜荒淫亡国,作者对他们的轻薄庸俗尽情讽刺; 北方男人粗犷豪迈,有与生活抗争的阳刚之气,作者对此纵情赞美。(5分)
如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
14.B(“悄”读三声)                15.D(A.应为深孚众望;BC感情色彩错误)       
16.A (B“避免”与“不再”重复;C句首加“对于”;D“往往”应放在“这些看法”后)          
17.C(庄子作品应为浪漫主义风格)
18. 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一方面1分)。
19. 答案:应改为“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结构上“笔墨”、“点线”、“明暗虚实”、“形体气势”相对应;“浓淡”、“交错”、“互映”、“开合”相对应。顺序上应着眼于最后一句“在笔墨点线的互映开合之中”。  结构和顺序各占2分。如写成“浓淡的笔墨”……“开合的形体气势”不给分,因为“开合的形体气势”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0. (1)(2分)华人高锟及两名美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3分)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21.【写作提示】
读约翰•罗斯金的诗《痕迹》,我们可以感悟到“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在过去的人生路上,你都留下过什么样的脚印和痕迹?这些“脚印和痕迹”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哪些启发?对自己有何警示、意义?在将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怎么留下让自己最满意的痕迹?别人的脚印和痕迹对自己有何影响?充分展开联想,深挖写作素材,选取最难忘、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行文。本题适宜于写成散文或记叙类文章。按0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高二语文课本上册_高二语文科上册联考测试题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51392/

推荐访问:七年级大联考试卷答案 八年级大联考试卷答案 高二数学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统考试卷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天一大联考高二语文 金太阳联考高二语文 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天一大联考高二语文答案 安徽省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河南天一联考语文答案高二 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8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七年级

小学三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同步测试题_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同步测试语文 下一篇:[高二语文课本上册]高二语文科上册联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