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17 安塞腰鼓 教学,教案

2010-07-12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7安塞腰鼓教学》文章由收集。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排比句、感叹句对表达作者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有关散文的一些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朗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气势。

  2.培养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锻炼理解分析能力。

  3.体会文章带给读者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三)德育渗透点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气势恢宏,语句简洁有力,铿锵激越,很适合朗读。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贯穿朗读训练,并且以朗读带动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和领悟。

  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由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有关散文常识,教师简要介绍。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教师引导。

  2.朗读课文、体会文意。

  3.讨论分析、把握文章。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教师引导:这篇散文有真情、有灵性,语句铿锵激越.是训练朗读能力的好材料。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朗读训练,分析讨论达到本课的素质教育目标。(投影素质教育目标内容)

  素质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散文的—些知识。

  2.理解排比句、感叹句的作用。

  3.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内涵。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并了解有关散文的知识。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八十年代的散文侧重于“自我”经验的“自由”书写。从对社会主题的呼应转向对个人情绪、心境的表达,语言和方式追求作家的“个性”。简言之就是注重“自我表现”,着力表现现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被称作“新散文”或“朦胧散文”。

  刘成章在创作时,特意写下三个大字“勿忘我”,他认为只有写出属于“我”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益于散文的繁荣和发展。刘成章的五部散文集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下面就让我们来阅读这篇散文,感受它的灵性、真情与个性。

【17173】17 安塞腰鼓 教学,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44168/

推荐访问:苏教版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安塞腰鼓课文教案 安塞腰鼓名师教案 安塞腰鼓优质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设计 安塞腰鼓教案导入 安塞腰鼓刘成章教案 安塞腰鼓优质课教案 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ppt 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 安塞腰鼓第一课时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教案第二课时 安塞腰鼓教案ppt课件 安塞腰鼓教案讲义优秀篇 第17课《安塞腰鼓》 17安塞腰鼓教学教案 安塞腰鼓优秀公开课教案 灯笼教案 刘成章 初中安塞腰鼓教案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80s]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案设计,教案 下一篇:[二十四小令歌词]二十四、歌词三首 教案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