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25 伯牙绝琴 教案设计 ,教案

2010-07-08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25伯牙绝琴教案设计》文章由<免费99作文网>收集。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境,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曲子,我们听一听,教师播放乐曲《高山流水》。你们听出了什么?相传这首曲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俞伯牙所弹的一首曲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伯牙绝弦》。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引导学生质疑:“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绝弦,作为音乐家,琴是自己的第二生命,而伯牙却把它摔碎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缘由?课文会给大家解开疑惑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指导: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

  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4.你是从哪里知道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

  引导学生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思考:在遇到钟子期之前,伯牙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怎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256】25 伯牙绝琴 教案设计 ,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43844/

推荐访问:伯牙绝琴的教案 伯牙绝琴教案 伯牙绝琴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25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琴 伯牙绝琴课文教案 伯牙绝琴教案导入 伯牙绝琴的意思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名师教案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案一等奖 伯牙绝弦优质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1世纪教育网】21 老人与海鸥 教案设计 ,教案 下一篇:[回顾拓展七教学反思]《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