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 ,教案

2010-07-07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猫》教学设计》文章由<免费99作文网>收集。

 一、教学设想,总体构想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二、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三、课文学习,探究问题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口寸,也表达了对第—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3、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指名回答后,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明确: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4、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讨论后明确: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思考: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猫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 ,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43753/

推荐访问:老舍猫教学设计一等奖 《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猫》优秀的教学设计 《猫》郑振择课件 《猫》的板书设计图片 《猫》郑振铎教案 七年级《猫》教学设计 猫郑振铎教学设计一等奖 猫郑振铎教案一等奖 《猫》优秀教案 《猫》教学设计修改稿 老舍猫公开课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设计 《长城》优秀教学设计 《猫》郑振铎主要内容 《猫》郑振铎初读感受 《猫》郑振铎句子赏析 老舍猫优秀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猫》教学设计 老舍《猫》教案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板书设计 猫老舍教学设计 狼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斑马斑马吉他谱|斑 羚 飞 渡 (教 学 设 计) ,教案 下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两首学案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