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下语文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小说家谈小说 教学设计 ,教案

2010-07-06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文章由<免费99作文网>收集。

14、小说家谈小说

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时安排
1、简介作家作品,布置任务,了解作家作品、补充明确任务1
2、组织自主阅读《百合花》阅读《百合花》
3、组织复述故事复述故事
4、组织对《百合花》的讨论从各个角度讨论交流1
5、组织自学《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
自学和自己的见解比较
6、在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再讨论修改自己的见解
7、指导确立专题自主组合确定专题
8、提供帮助提出疑难课内1课外3
9、指导学生形成成果完成专题
10、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交流展示成果1
师生共同反思专题示例

(1)走近矛盾或走近茹志娟,了解其人;
(2)矛盾或茹志娟的作品的风格(语言、某种手法)初探;
(3)我眼中的小站士或新媳妇的形象
(4)我眼中的某位小说家及其作品等等。
附相关资源
1、作者简介
2、和作品的鉴赏及有关的网址。

《百合花》作品鉴赏

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作家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面对冷酷的现实,她不由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于是,这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匝匝忧虑”、“不无悲凉的思念”之中灿然开放,给当时文坛带来一股沁人的清香。茅盾评价这篇小说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百合花》的成功主要在于作家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通平凡的战士和老百姓,她们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与通常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显然不同。小说中的小通讯员年仅19岁,参军才一年。他涉世不深、天真质朴,不乏关心战友、体贴群众的爱心,又对生活充满情趣,枪筒里常用树枝和野花来点缀;他憨厚腼腆,与女同志一接触便浑身不自在,但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另一个人物是俏俊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作者写出这样一个鲜亮的形象是想以“一个正处在爱情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从而谱写出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同时,小说的表现手法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从选材上讲,作者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推为背景,将小通讯员壮烈牺牲情景通过民工的叙述从侧面表现出来,就连小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碰壁的冲突也是做暗场处理,不做正面描写。作品仅仅截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作者的构思巧妙,“她以那条枣红底上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做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以小见大,意味深长。”作者还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例如作品中的“我”在刚刚接触小通讯员时,因赶路不及而“生起气来”,然后又对他奇怪的保持距离的作法而“发生兴趣”,以后是对小同乡“越加亲热”,接下去是“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最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就这样,小说通过“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由远而近、由表及里、由淡而浓地刻画和凸现了小通讯员动人的形象。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这篇小说的特点。如小战士枪筒中插的树枝和野花,他衣肩上的破洞,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以及那条百合花被等细节都在作品中重复出现,前呼后应,这些描写不仅渲染烘托出情境气氛,而且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神态和心理,使作品极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苏教版九下语文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小说家谈小说 教学设计 ,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43617/

推荐访问: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苏教版九下语文书_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陈涉世家 教学设计 ,教案 下一篇:苏教版九下语文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 教学设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