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鸦片战争教案|第十课教案|初一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0-02-16 小学二年级作文 阅读:

第十课教案 作者:佚名 同学们好!自大家上初中来,在政治课上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所学习的内容大致有调节情绪、磨砺意志、承受挫折、自尊自信、塑造性格、寻求友情、陶冶情趣、培养情操(投)等方面的内容,那么本书最后一课所学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的,就是 第十课 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康人格(投)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完形填空(请大家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在学校,我是学生,要遵守 。(投) 2.在街上,我是行人,,要遵守 。 3.在火车上,我是乘客,,要遵守 。 4.在旅游景区,我是游客,,要遵守 。 5.在书店,我是顾客,,要遵守 。 6.在家里,我是孩子,,要遵守 。 给大家一点时间(15”),把这几个句子补充完整。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一定会填得很好,比如大家可能会填这些内容——(投) 1.在学校,我是学生,要遵守 校规校纪、《中学生守则》等 。此外,大家所在的班级为了把班集体管理得更好,可能会制定班规,这些也是大家要遵守的。 2.在街上,我是行人,要遵守 交通规则 。 3.在火车上,我是乘客,要遵守 《乘客须知》 。 4.在旅游景区,我是游客,要遵守 《景区游人须知》、维护景区卫生、保护景区公共设施等 。 5.在书店,我是顾客,要遵守 《书店顾客须知》、不损坏图书等 。 6.在家里,我是孩子,要遵守 家长的要求,与父母和睦相处、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 我们每身处一个环境,就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否则,就要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的麻烦。比如,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轻则堵塞交通,重则失去生命。因此,我们要随时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的学习、生活。 以上的情况,是周围环境或者是他人对我们的要求,是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要遵守的。除此外,自己对自己也可以提出要求,但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77页所讲的小故事,在阅读的同时,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给大家一些时间(1’)请大家快速阅读这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1.文中所讲的是谁的故事?(投)周恩来 2.主人公提出的“五个不虚度”是什么? 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 3.1943年,主人公提出的“《我的修养要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要与自己和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的坚决的斗争;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4.主人公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是什么?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5.文中主人公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自律及自律对一个人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家经过仔细阅读,很容易回答出这些问题(后出投影答案) 1.这个小故事讲的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2.“1913年,周恩来总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后,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蹂躏中国人民,心理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为了长大后能够报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五个不虚度”指的是: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 3.提出“五个不虚度”后,在学校四年中周总理严格履行对自己的要求,使身心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过了将近三十年后的1943年,也就是在他领导革命斗争中,他又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由于篇幅的限制,文章中并没有把周总理的七条原则写全,实际上这七条修养要则是: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要与自己和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的坚决的斗争;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 4.周总理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5.通过刚才大家对周总理在不同时期对自己提出的一系列的要求、要则,我们可以看到他良好的修养和严格的自律品质,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严格自律的实际行动以及全心全意、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和工作,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敬仰和喜爱。这段文章说明了自律及自律对一个人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那么,人为什么提倡自律及一个人做到哪些才能说他是一个自律的人呢?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第十课的第一框题 一、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投) 在人的一生中,个体身心特征的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可分为不同的阶段。从受孕到出生这段时间称胎儿期。(进入)0~3岁为婴儿期,它是个体身心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之后个体会经历幼儿期(3岁到6、7岁),小学阶段(6、7岁到12、13岁),中学阶段(11、12岁~17、18岁),成年初期(18、19岁~35岁)、成年中期(35~60岁)和成年晚期(60岁到死亡)。中学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其中初中阶段(11、12岁到14、15岁)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也有人称之为青年初期)。(投) 不难看出,大家正处于青年初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青少年时期。 从周总理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的良好修养、品质是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培养起来的。那么,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大家要想将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严格自律,增强自律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一名青少年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这也是我们首先要讲的一个内容是 1.青少年要加强修养(投) “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修”主要是指学习、锻炼和提高;“养”,主要是指培育、熏陶和涵养。(投)现在,我们讲的修养,主要是指在政治、思想、心理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投)所以,一个人的修养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在政治、思想、心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批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和水平的过程。(投) 人为什么要进行修养,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呢?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思想、道德水平不是天生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学习、修养和磨砺,才能逐步形成和提高起来。反之,如果不能自觉地修养,就会受到各种不正确的甚至是腐朽东西的侵蚀。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心理品质和高尚品德的人,就必须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此外没有别的途径。 (进入1)一位心理学家进行过一项连续30年的跟踪实验,他挑选1000名智力超常儿童(投)进行跟踪实验(投)的结果,发现其中有些人在后来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些人则平庸无奇。心理学家曾经仔细研究了20%最有成就的人(投)和20%最无成就的人(投),发现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在于智力水平方面,而是在于意志、信念、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投),而这些意志、信念、进取心等正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这一事实表明,智力和修养就像一对孪生子,人的修养程度和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能够充分发挥,从而又决定着他在事业上有否成就和成就的大小。(投) 每个人都是塑造自己的工程师,唯有自觉地修养,才能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素质。 (进入2)记得有一首唐诗中写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投)”意思是劝解人们不要贪图荣华富贵,要珍惜大好的青春,因为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投)诗句中重要的是“惜取(投)”二在字。惜,就是珍惜,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取,就是要抓紧多种空隙,争时间,抢时间,积秒成分,积分成刻(投)。这样做,就等于延长了青春。因为人生最宝贵的就是青春,也就是青少年期。若做个比喻,就是—— (1)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投) 人类高度发展的智慧,主要提通过青少年时期学习获得的,这一时期是大家各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言语、记忆、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身体里好似有无穷的能量和潜力需要释放,于是有人将这些能量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 由此,可以分析出,青少年时期正是人打基础的时期,同时也是塑造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关键时期。所以—— (2)青少年要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律能力(投) 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的许多内容,都有着自律的要求和意义。但是,一个人能不能自律,有没有自律能力,都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咱们这节课要讲的下一个内容 2.自律的表现: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投) 首先,咱们来共同分析一下懂得自爱 (1)懂得自爱(投) 什么是自爱呢? 我想每个同学对自己都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了解,对自己的状况或多或少会有一个自我评价,有些地方令自己满意,有些地方可能自己不太满意。那么,对自己的认识状况及满意程度是怎样的呢?下面,给同学们点来进行一下自我分析,大家请看下面这个表格,并迅速的填一下。(进入) 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投) 现实中的我 理想中的我 相貌 举止 谈吐 仪态 学习 志向 性格 其他 “现实中的我”一栏:就是填写你目前自我认识的实际状况;“理想中的我”一栏:填写你理想中自己的形象。给大家点时间来进行一下自我分析(30”) 填完后,大家一对比,一般来讲“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大家满意的地方会继续保持,而一些不满意又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改善的地方,大家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去完善自己。若能够这样做,就体现了大家自爱的一个方面—— ①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投)(进入1) 但是,人的形象又分为两种外在形象、内在形象(投),那么什么是外在形象、内在形象呢?外在形象是看得见、听得到的,是有形地表露在外面的,如相貌、身材、衣着、言谈举止等。内在形象则表现的是比较深层次的内容,如性格、志向、学识、情操等。(投)因此,塑造良好的形象,即包括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又包括美化自己内在形象。 (问)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呢?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美化外在形象应做到穿着打扮应朴实庄重、大方得体,符合中学生的身份,言谈举止要文明有礼,美化内在形象应做到学习勤奋,积极向上,个性和谐、鲜明,诚实首信,心胸开阔,有远大理想等。 (进入2)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这样说过:“我立身处世,就靠真理和诚实。如果我丧失了真理和诚实,我就等于和我的敌人一起攻击我自己;如果没有了这两种品德,就是丧失了我这副躯体,也不足惜。(投)”可见追求真理和诚实是莎士比亚非常注重培养的两种品德,而且把他们看作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这两种品德就体现了他内在形象,可见莎士比亚一直通过加强自己寻求真理和诚实的品德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有一个古老的寓言颇能说明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对人的重要作用——(进入3) 一个过路的神仙,变成一个老翁,路过一个盖房子的工地时问干活的人:“你们在干什么?”一个人气急败坏的回答:“瞧吧,从早到晚搬这些令人讨厌的石头、砖块、泥巴……简直要累死了!”另一个人则挺直腰板,骄傲的唱到:“看啊,我们了建造圣殿,任何房屋都没有它辉煌,任何人没有我们能干,灿烂的殿堂献给您啊,您真是一个吉祥的过路神仙啊……”那个神仙现出了原形。那个气急败坏的人纠缠着向神仙要一块宝贝,神仙朝他一挥手,这人变成了一块大石头,那个唱歌的人一用力搬起了这块大石头,神仙也向他挥了一下手,一座高大漂亮的房子就出现在眼前了!(投) 通过这个寓言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一件事情,如果你带着非常负面的情绪来对待它,那么这件事情你永远做不好,若你带着积极乐观的正面情绪来对待它,那么结果就会向你希望的方向发展,直至成功。塑造自我形象也是如此,如果你理想中的我是美好的并积极努力去想那个方向努力,你的自我形象就会向着你理想的方向发展,若你对自己的期望并不是太高,甚至有些讨厌自己,那么你就会慢慢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可见,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对一个人来讲是多么重要。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并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希望,也就是有一个现实、积极、美好的理想自我,并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塑造自己的形象,达到理想的我。 记得有为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也就是世界上你是唯一的,你的存在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自卑自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和精神生活。一个人从小到大,他的父母要付出很多,社会也将为他付出很多。因此,人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属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这个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有时,你会觉得你如那些不为人知、寂寞生长的野草。这时的你,只有珍惜生命,才能把握自己,才能抛弃渺小、可悲、失意和挫折,才会拥抱伟大、丰富、成功和幸福。 生命是宝贵的,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都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是对自己、父母、家庭、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感的表现。 因此,懂得自爱的人,在注重塑造自己的形象的同时,还—— ②自尊自强,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投) 爱惜自己的人,不容许自己的言行玷污自身形象;不屈服于挫折、困难,能始终以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有价值。(进入1) 1994年9月,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运动员,用他们残缺的身体,谱写着一曲曲生命的赞歌。这时,一个名字传遍了全场——许艳红。这位出生在甘肃省高台县普通农民家庭,3岁就失去双手的中学生,在100米、200米、400米和跳高比赛中,打破了三项世界记录,共获得4枚金牌。当她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因她的努力而一次次在国际体坛升起时,她流泪了——那是坚强、再坚强之后结出的晶莹的泪花,是心海之上的欢歌!一年以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兰州大学录取。许艳红说,她还喜欢唱歌,舞跳得也不错…… 可见,身为失去双手的残疾人,许艳红不仅没有象命运低头,还以她不屈不挠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取得了身体健全的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为祖国、人民争的了荣誉,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她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这正是她自尊自强的体现。同时,在这些瞩目的成绩背后,原因之一是她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她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更有意义。 提起爱因斯坦,我想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大家是否知道当今社会有一位与爱因斯坦同样有名的科学学家斯蒂芬·霍金吗?大家是否知道他是一个全身除了他的三跟手指和部分面部肌肉可以动外,其他全部瘫痪的残疾人吗?下面,我们来共同了解以下斯蒂芬·霍金。(看录像8’) (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 他的基本生平是:(进入2) 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 1963年,霍金教授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 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4年3月1日,霍金教授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在几个星期内,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讨论他的研究工作(霍金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 1975—1976年间,在其获得6项大奖中有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 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 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的、曾一度为牛顿所任的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教授。 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 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投)) (进入3)20028月,霍金教授来到了中国,我国领导人接待了他。与他共同探讨了我过科学的发展。插入图片) 从刚才的录像中,我们知道霍金教授每活一天对医学界都是一个奇迹,他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珍惜自己活着的每一天,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为社会做贡献。 目前,在我国“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一批又一批的“白衣战士”为了民众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将个人安慰与家人的牵挂放在一旁,毅然地奔赴了与“非典”抗争的第一线。写下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那些日夜坚守在‘抵抗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那么我们所能做的首先就是珍爱我们的生命,关注我们的健康支持配合他们打赢抗击“非典”这场战争。 珍惜生命,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是热爱生活的。 热爱生活,你会感到大自然的美好; 热爱生活,你会感到人世间其乐无穷。 热爱生活,你会感到前途光明,有激情,有前进的动力。(进入4)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投)因严酷的战争致使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经受住了生活的考验和磨炼,以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写下了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名著,那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说:“只有像我这样发疯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设的人,只有我们这些看透和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投)” 一个残疾的人都如此热爱生活,写下如此感动的书,可有些人因为受一点挫折,就对生活失去信心,就感到前途渺茫,甚至结束生命。他们虽有着健全的身体,却有着脆弱的心理,早晚会被社会淘汰的。 美好的生活,永远属于哪些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不是一杯美酒,不是一帆风顺的航船,也不是一首抒情的歌。生活充满酸甜苦辣,有欢乐也有痛苦,有幸福也有不幸。然而,就是因为生活充满五颜色,才使人感到有挑战性,有竞争欲,生活永望远属于强者。 自律表现的另外一个方面是—— (2)勇于自省(投) 自省是进行自我修养和严以律己的重要方法之一。(定义)省,就是反省,反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加以改正。(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错误。一个自律的人应该经常检查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纠正错误,改正缺点。这是严于律己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因此,可以说 ①自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投) 自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修养方法。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进入)孔子在《论语》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要求人们看见贤人要想他学习、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相类似的毛病。他的弟子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求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做到了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宋朝的朱熹则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是说,每天都要自省有了缺点错误就要改正,没有缺点错误也要用来勉励自己。(投)由此可以看出 ②勇于自省能够坚持和发扬优点,及时改正缺点和错误(投) (进入)宋朝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河豚鱼说》,说的是南方的河里有一条河豚鱼,游到一座桥下,撞到了桥柱上。它不责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打算绕过桥柱游过去,反而生起气来,恼怒桥柱撞了它。它气得张开两腮,竖起颌旁的鳍,胀起肚子,漂浮在水面,很长时间一动也不动。后来,从水面上飞过的老鹰看见了它,一下抓起圆鼓鼓的河豚,撕裂开它的肚子,转眼间,这条河豚就成了老鹰的美餐。苏轼就此发议论说:在不应该发怒的时候发怒,结果遭到了不幸,就像这条河豚鱼,自己不小心碰上了柱子却不知道责怪自己,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结果遭受了厄运。(投)可见懂得自省是多么重要。 但是大家若能够做到勇于自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这些缺点错误就可以消失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其中还差关键的一步——自制能力,也就是下面要讲的内容 (3)善于自控(投) (定义)自控,也就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就是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掌握,是我们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实现目标。(投)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是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美国学者对一些3岁半至4岁半幼儿进行有关自我控制能力的追踪30年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幼儿期能够控制住自己的长大后都较为成功,而那些在幼儿控制不住自己的人长大后事业都无起色。因此可以说提大家高自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些老师、家长说,有的孩子很聪明,可是自控力差,上课做小动作,貌似听讲,实则神离,结果是一听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这就是自控能力差的表现。此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控能力缺乏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当普遍的,如随便发脾气,上课说话,无故招惹别人,说难听话,做事缺乏坚持性等。由此,不难看出提高我们的自控能力是—— ①自控是克服缺点和不良习惯的保证(投) 常听到有人抱怨:“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如有些同学虽然明确知道自己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是面对那些充满刺激、充满趣味的游戏,他们却常常抵制不了诱惑而沉迷其中,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视力受损,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这种觉察到自己不应该做的事情,而忍不住要去做的现象就是—— ②自控能力不强的表现(投) 自控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它严重地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到我们的学业、同伴关系和社会适应,影响其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特别是现在,我们正处于“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大家现在都离开学校,是在家学习,这时候正是锻炼大家自律能力的很好的时机,特别是自控能力。你能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通过空中课堂或自学,把课程学好;能否在没有老师的督促下,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总之,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这个契机,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小结:好,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讲到这里。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讲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第十课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康人格”中的第一框体“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具体内容是先给同学们讲了大家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也就是人生的春天,正是各方面打基础的时期,所以大家要抓紧时间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律能力,接着分别向大家详细阐述了自律的具体表现,其一是懂得自爱,要注意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自尊自强,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其二是要勇于自省,首先要意识到自省是我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只有通过自省,才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才能及时改正缺点和错误,使我们不断进步;最后,是要善于自控,因为自控是我们克服缺点和不良习惯的保证,同时通过自控能力不强的人表现,大家要学会分析自己的自控能力,并根据情况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一、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 1.青少年要加强修养 (1)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 (2)青少年要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律能力 2.自律的表现: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 (1)懂得自爱 ①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美化外在形象、美化内在形象 ②自尊自强,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2)勇于自省 ①自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②勇于自省能够坚持和发扬优点,及时改正缺点和错误 (3)善于自控 ①自控是克服缺点和不良习惯的保证 ②自控能力不强的表现(投)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大家要完成以下作业: 作业: 1.搜集有关“自律”名言、警句、格言作为座右铭,制作成书签,以勉励自己,或赠送给同学共勉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雷锋日记》 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宝藏要挖掘,黄金需熔炼。 ——臧克家 看他人错处,应当返观内省;说他人是非处,应将自己一一勘验。 ——程汉舒(清朝学者) 人贵有自知之命。 ——老子(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卢梭(法国思想家) 2.给自己照镜子(也就是书上94页的内容) 一位作家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面对自我时需要的则是镜子。通过窗子,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通过镜子,能够检点自己的行为。”请你给自己照一下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位能自律的人。 (1)每天去上学,是穿着整齐才出门,还是很不注意仪表? (2)上课时,是遵守纪律,还是喜欢做小动作,或者爱摇前排同学的椅子。 (3)当别人错怪我时,是耐心向他说明事情真相,还是很容易情绪激动,忍不住要骂人? (4)和同学争吵气得要命时,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暂时不理他,还是和他一样暴跳如雷,恨不得揍他有顿? (5)老师要求学外语要天天念单词、读课文,是长期坚持每天早起半小时念外语,还是在几天之后又赖在床上不起来? (6)过马路时,正好遇着红灯,是停下了等绿灯亮了再过去,还是钻着来往车子的空当抢过去? 3.找出自己目前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良习惯,并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针对其中的1——2个方面想出具体措施进行改正,及在实施措施过程中的感想。(投)

第十课鸦片战争教案|第十课教案|初一七年级政治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32212/

推荐访问:初二年级政治教案 初一政治上册教案 初一政治下册教案 初一上册政治教案 初一下册政治教案 初一思想政治课教案 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册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 初二政治下册教案 初二下册政治教案 初二政治教案模板 初三政治教案全册 初二上册政治教案 初三政治教案下载 人教版初一政治教案 人教版初三政治教案 人教版初二政治教案 教科版初一政治教案 初中七年级政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政治上册教案 教案36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初三政治第一课教案 初一政治第二课教案 初一政治敬畏生命教案 初一政治中学时代教案

小学二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生活情趣指的是什么_初一<生活情趣 丰富多彩>教案|初一七年级政治教案 下一篇:【校园流行风作文】关于写流行风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