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 |教案设计

2010-02-03 小学二年级作文 阅读: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二)教材特点

1.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了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知识。

2.知识含量大,且高度抽象概括,理论色彩浓厚。

3.知识跨度大,相互之间的衔接不流畅。

(三)教育教学目标

1.体验物物交换的困难,知道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2.对比货币与一般商品,揭示货币的本质。

3.感受利用货币进行交易的场景,理解货币的职能。

4.理解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5.了解纸币发行量过多或过少的危害,知道纸币发行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

6.感受生活现象,认清制贩假币的危害,爱护人民币。

7.初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为树立科学的金钱观打下基础。

(四)重点、难点

1.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重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还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看你身上和你周围,除了用钱买来的东西,我们还剩下什么?(教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这就非常奇怪了,一张薄薄的纸片,造价不超过3角钱,竟然能购买各种商品,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合作探究】

从现实生活来看,我们拥有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要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就必须把货币放到商品交换过程中进行研究。

一、从商品交换说起──从货币产生的过程探究货币的本质(15分钟)

(一)依据生活感悟,确定商品交换比例──探究价值与等价物

简要说明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引出问题:怎样确定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 |教案设计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31210/

推荐访问: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 大班音乐《国家》教案 中班折纸教案《帽子》 《10比尾巴》ppt课件 中班语言《别说我小》 二年级美术《动物乐园》教案 语言故事《南瓜房子》 《锦瑟》ppt教学课件 从世界范围看《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是冷 大班建构游戏《万里长城》 《自然》杂志中文版 《对话》完整歌词 揭开货币的面纱教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视频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课 货币的本质教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入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生产与经济制度教案 神奇的货币说课稿 货币的本质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音乐迷路的小花鸭教案】大班音乐活动《迷路的小花鸭》说课稿 |教案设计 下一篇:思想品德自我鉴定_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说课稿--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