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的】《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说课教案

2010-01-06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说课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经历,猜测,实验,收集与分析的过程,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或者是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本着新的课改理念,在教学中,我意在改变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上述理念,结和本节内容,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式:
激情引趣.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创建不同的情趣.情趣的创建取决于教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同时通过游戏和实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样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十分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己动手实践是学生智力的形成和思维内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节课的新知构建中,从始至终,我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去获得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相互帮助,互相协作的本领.同时通过合作,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民主的平等关系.
《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说课教案
                        盖州市英才学校------数学教师:史伟东
教材说明:
1、 说课内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七章《一定能摸到红球吗?》
2、 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作出合理的决策,概率正是通过对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刻画,来为人们更好的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本节内容又是义务教育阶段,唯一培养学生从不确定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数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可能性是普遍的,有助于他们理解社会,适应生活.
3、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
(A)经历猜测.实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
(B)体会事件的发生的不确定性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2)、能力目标:
(A)经历游戏等的活动过程,初步认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B)在与其它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情感目标:
(A)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B)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C)体会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确定和不确定两方面分析一件事情.
4、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的重点是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学习的难点是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学习本节知识应注意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从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大小.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初一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初一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
3、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活泼、主动、有效的数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概率有关内容。
  学生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主动地从事观察、试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辅助策略:借助实物模型、教具、实物投影仪及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试验。
【教法】
     试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事情的可能性的大小。
  讨论法:在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索之后,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使他们互相促进、共同学习。
  分层次教学法:精心设计随堂练习,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想一想,学习目标,练习(1)(2)(4);
2、准备实物:乒乓球、半透明的盒子、礼品,硬币,骰子.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游戏】:
1、在讲台上按课本所示摆放装有红色,白色的三个半透明的盒子,请三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看谁能摸到红球.〖实物演示〗

〖课件演示〗

1.全班讨论,哪一个盒子一定能摸到红球?
2.三组同学分别到讲台参与游戏,其它同学展开想象,他们可能摸到红球吗?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个试验游戏,三个盒子所装球的颜色不同,以使学生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有初步的了解.【感知新知】
1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
3不确定事件
 学生通过对试验的领会,在摸球游戏中,结果不尽相同,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联系游戏及实际生活,深刻体会。
由此引入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想一想】:
生活中,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多吗?结合游戏情境和概念,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先结合概念,进行充分想象,然后举例说明.师生之间交流体会。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使学生通过举例交流,体会概念.

〖课件演示“学习目标”〗

【探究】:

〖模型演示〗
1.议一议
(1)足球比赛前,裁判通常用掷一枚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双方的比赛场地,裁判投币时应注意什么?
2.练一练: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确定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并说明理由.
(1)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6点朝上.

(2)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频道,它正在播动画片.
(3)罗纳尔多下次出场一定会进球.
(4)我们这里每年都会下雨.
〖课件演示〗
   
(做一做):
P204,1


做做看:
盒子中装有红球,黄球共有10个,每个球除颜色都一样,分小组进行摸球活动.
(1) 每位同(2) 学从盒子中轮流摸球,记录下所摸球的颜色,并将球放回盒中.
(3) 做10次这样的活动,将最终结果填在表中.
(4) 全班将各小组活动进行汇总,(5) 摸到红球的次数是多少?摸到黄球的次数是多少?他们各占总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6) 你认为哪种颜色的球多?打开看一看.
(7) 如果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你认为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大?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练习(1)(2)(3)(4):学生先想象,然后形象感知,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一人摸一人记录.并交流.
题(1):学生先想象后画图,并通过搭建几何体验证学习成果。
题(2):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活动,一人搭几何体,另三人画图并交流,如有异义,举手询问。依次轮流。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学习角色,做到有的放矢。


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进行概率试验时,一定要保证随机性.


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即可.


  

 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他们想象、联想的能力。


目的是使学生体会事情的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个实验的理论依据:大量重复实验红球与黄球出现的频率将稳定于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概率.


问题(4)要求学生从频率去推测袋中何种颜色的球数多,并实际验证.
问题(5)要求根据全班的实验结果做出推理.

结论:数量不等可能性不一样,一般地,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大小的.  【反思】:
1、你会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吗?
2、你能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大小吗?

学生回顾探究的整个过程,体会学习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产生后继学习的激情。

再次明确学习的目标,并使学生自行检验目标的达成。

 

 

 

七、课外拓展:
下面是对某班50名同学身高情况调查:
 
   1.4-1.49(m)

1.5-1.59(m)

             

1.6-1.69(m)        1.7(m)以上                 人   数211307回答下面问题:
(1)从中任找一名同学,身高在1.6-1.69m的同学与身高在1.5-1.59m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定的】《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说课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28939/

推荐访问:大小多少说课稿 公开课教案认识正方体 小班数学比大小教案 大班数学3的组成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组成 大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 认识梯形中班教案 比大小说课稿 语文大小多少评课稿 大小多少教案 大小多少说课稿人教版 大小多少教学反思 大小多少课后反思 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分数的大小说课稿 大小多少优秀评课稿 一年级大小多少课文 部编版大小多少说课稿 一年级大小多少说课稿 大班言大小多少说课稿 大小多少课文评课稿 一年级大小多少教案 大小多少教案设计 大小多少评课稿获奖 大小多少公开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对地震灾区采取的紧急]地震灾区的儿童节作文 下一篇:连乘符号_「连乘应用题」说课设计/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