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直线平行的条件】5.2.2《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参考教案

2009-12-31 小学二年级作文 阅读:

5.2.2《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相交线与平行线》的重点,学习它会为后面的学习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同时,本节学习将为加深“角与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位置关系的角的特征;会根据三种位置关系的角来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难点“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培养。
由“说点儿理”到“用符号表示推理”的逐层加深。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角的特征,认识“直线平行”的三个充分条件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①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归纳出三种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活动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敢想、敢说、敢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生体验、猜想并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通过“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方法
1、采用指导探究法进行教学,主要通过二个师生双边活动:①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②导——知识类比,合理引导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数学活动,经历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整堂课围绕“情景问题——学生体验——合作交流”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充分交流,既满足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探索欲望,又排除学生学习几何方法的缺乏,和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进步。
3、利用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大学生知识面,使每个学生稳步提高。
四、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设计是:从创设情境,孕育新知开始,经历探索新知,构建模式;解释新知,落实新知;总结新知,布置作业等过程来完成教学。

【两直线平行的条件】5.2.2《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参考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28418/

推荐访问: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小毛虫教学设计共2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反思 平行与垂直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公开课教案 正弦定理教案板书设计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教案 数学分析第四版上册ppt 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教案 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ppt 探索平行线条件说课稿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件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ppt 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ppt 探索两直线平行条件2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视频

小学二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十三岁的际遇]《十三岁的际遇》说课稿 |评课稿 下一篇:[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参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