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参考教案

2009-12-20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单位:育才实验学校 姓名:周江洪

【教材分析】

1、内容编排

本节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科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中《圆锥的体积》的教学。教学内容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及其应用和认识了圆锥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课时内容。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正确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分组操作时,肯定能借助倒水(或沙子)的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但是他们不易发现隐藏在实验中的“等底等高”这一条件,为了突现这一条件,要借助体积的关系不是3倍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层层逼近的过程进行深度信息加工。

   

【目标定位】

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具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5套;不等底不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各1套,染色水、细沙、实验报告表、课件。

【教法运用】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比较、思索,才能更加深刻地领略到知识的真谛。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根据本节几何课的特点,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采取设疑---思索---实验---观察---推导---归纳---应用的教学模式。

2、实验操作法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在学生已认识圆锥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更让学生在实践中突现了“等底等高”加深了理解和体会。利用实验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逐步从具体操作过渡到内部语言。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参考教案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27525/

推荐访问:圆锥体积说课稿 圆锥体积优秀说课稿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参考教案 第4篇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圆锥体积 圆锥的体积 圆锥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 球的体积 圆锥的表面积公式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冀教版圆锥体积说课稿 圆锥表面积 圆台体积 圆锥体积计算说课稿 圆锥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说课视频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小学数学说课稿一等奖 小学数学知识点 圆锥的体积公式 圆台 圆锥的表面积 小学语文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端午日|《端午日》说课 (参考教案) 下一篇:孔乙己说课稿|《孔乙己》说课教案 (参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