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教师资格考试网]中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2)

2009-09-10 小学二年级作文 阅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放飞蜻蜓》教学反思(2)文章内容由<99作文网>收集, 本站地址:www.99zuowen.co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2)

  应该说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案例,是生活即课堂的案例。对于我们老师的成长来说,这是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案例,这一课可以让我们懂得陶行知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许多东西看似是简单的,其实里面的知识可多了,如果只是简单地玩一玩,等于是丧失许多学习机会。现在各门学科都在讲究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一课也是探究性的案例。

  读这一课,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有多个问题出现,认识这些问题,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其实就是交给孩子一把探究性学习的金钥匙。

  这个教学故事其实是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看到孩子在捉蜻蜓谈起的:

  问题一:“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学生的答案,学生一下子可以读到。吃虫子,吃露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开放的,这些答案到底哪个正确?陶行知在孩子们回答之后,给了学生更明确的答案。

  问题二: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当然这是第一个问题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肯定会有明确的认识。所以第七自然段开头就说“孩子们点点头。”

  问题三: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第一问题来看,学生答案这么多,这个问题肯定也难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设。所以就出现了直接观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一种猜测性答案——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在学生不知之时陶行知向孩子介绍了蜻蜓的尾巴,非常有趣,孩子们读这个答题也会感受到原来蜻蜓的尾巴真的值得研究。

  问题四:关于蜻蜓的头部,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提出,陶先生沿着尾巴的作用直接谈起,实质上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蜻蜓。

  问题五:“把它放了,好不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结局,这个问题的出现,肯定是在最后,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学生真正明白以后才能做的事。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将起到“纲领”之作用,提起这个“纲领”,前面所有的问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并且得以解决之后,才能高兴地放飞蜻蜓。

  研究上面这五个问题,其实给学生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平时生活的许多事都可以研究,怎么研究?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设计几个问题,或者发现到一些问题,将其逐步解决了,就是适应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一课抓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理念。

[中小教师资格考试网]中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2)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19285/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片段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案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个字 六年级匆匆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场景歌评课 六年级作文教学实录 二年级拍手歌观课评课 教案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 沁园春雪教案 我看穆旦翻译 听评课心得体会 什么是优质课 初中化学教案人教版 沁园春雪课后作业 角的度量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教案 9年级语文《我看》原文 大数的认识教案人教版 有理数教案人教版 我看课文资料 语文我看穆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小学二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小教师资格考试网】中小学语文:《水上飞机》教学思考 下一篇:[中小教师资格考试网]中小学语文:由《恐龙》一课谈现代媒体与语文课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