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语文生字词]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教学设计:《古代诗词三首》教案4

2009-08-28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4

《古代诗三首》难句解析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引起读者悬念 ——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
(2)试想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
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这是为了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战事紧迫。表现了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同时,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谈谈看法。
自由发挥: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或向往和平劳动生活。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6)谈谈《观刈麦》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这种手法的作用。
白居易在诗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7)赏析“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
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8)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 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人教版九上语文生字词]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教学设计:《古代诗词三首》教案4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18211/

推荐访问:诗词五首教学反思 古诗五首教学反思 诗五首教学反思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七年级外国诗两首教案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教学ppt 七年级语文春的说课稿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九下诗词五首教学反思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曲五首教学反思 梦回繁华教学反思 孟子二章教学反思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反思 词五首教后反思 消息二则教学反思 24课诗词五首教案 飞天凌空教学反思 诗词五首赤壁教学反思 八上诗词五首反思 唐诗五首课后反思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 诗词五首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人教版八上语文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上下册教学设计:醉翁亭记教案7 下一篇:[人教版八上语文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上下册教学设计:醉翁亭记教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