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2009-07-30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物理学科的教学,讲究的是科学性、严谨性、条理性。因此,有些表面上看起来相近的事物,其本质却是大相径庭。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规律我们自认为给学生以讲的原理明确,条理清淅。但在学生理解时却总是表现的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时就要求老师给他们指出一条迷雾中的光明之路。
在第六章《万有引力》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就是我对此的一点反思。
在第六章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教材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卫星的运动。对于这些运动,都近似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而由于地球本身也在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随地球一起字转,也同样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着眼点一般是向心力由谁提供,由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如何随物体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规律等方面。在此,由于情况类型较多,有多有相似之处,所以学生分析起来往往感到困难,容易混淆,也容易出错。
有这么二中情况:
一、在地球表面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
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F万来提供,但仅是的一部分,而且是较小的一部分,可得
F向《F万。而地球表面的物体由地球自转,所以自转的快慢一样都是24小时一圈,所以周期T都一样。
根据 a向= F向/m 得
a向=4π2r/T2
可得,由于相同,则a随r的变化而变化。
而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1、 r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而纬度越大r越小
结论:a随纬度的变大而变小。
2、 r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且高度越高越大
结论:a随高度的变大而变大。

二、在空中绕地球运动的物体。
其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F万来提供,而F万全部用来提供F向
即 F向=F万
可推出 ma向=GmM/r2
a向=GM/r2=GM/(R h)2

其G中是一个常数,M是地球质量也是常数,r可写为(R h),R是地球半径,可得出结论
a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且是高度越大a越小。

由以上几种情况可看出,由于原理上的不同,a随高度的变化可大可小,在这种地方,学生就容易犯糊涂犯错误。
在课堂教学时,我按照以上条目把各种情况分析完后,看到下面的学生目光中多带着些困惑,但我问他们懂了吗?他们有都说懂了。因此,我就按计划继续其他内容的教学,而没有做进一步的的落实。但课后我心中仍忐忑不安。不断思考怎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终于,我决定自由设计一道题,看看情况如何。
地球
D
C
B
A
题目是这样的:
如图,A、B、C、D处(A、B为空中的卫星,
C、D为地球上的点)
向心加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题目一出,由于只要是排序,不要说原因 ,所以下面同学反应十分热烈。有CDAB、CDBA、ABCD、ABDC…。我将结论一一记下,再叫各种情况的代表说明其理由,有些一开始思考不周全的同学,经过分析发现其思考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改正。最后统一认识。对此知识点加深了理解和认识。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15899/

推荐访问:高一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高一物理考试反思学生 高一物理月考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反思1000字 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总结 高一物理上学期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集锦 17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课后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案例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300字 高一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高一物理必修一视频教学 高一物理速度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月考反思100 高一物理总结与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物体的热量]《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反思 下一篇:【压强】《压强》一节的几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