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期末考]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六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2014-04-21 小学一年级作文 阅读:

第六课时

课题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重点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难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的产生

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哪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生:介绍师:补充

2、记数符号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出示: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略)罗马数字:(略)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1、然数的认识

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十进制计数法

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例如:

学生思考

学汇报

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人数、物体个数和捕获的野兽数目等等,就产生了数。

学生看图,古代人的计数方法

看图片,三种古代数字。

介绍自然数的含义和特点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在全班交流。

设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

列举实例,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使学生知道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性质

(!)我国人口:1295330000人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

(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

(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达到六十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平方米。

(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学习比亿还大的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拿出数位顺序表。(出表)

1、小组合作研究: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万级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根据它们的特点,顺序填上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学生反馈

3、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做一做:1)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个九位数,一个十二位数呢?2)说出下面每个数中“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14320030000353087030431

三、巩固练习:

1、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说出千亿以内的数位

2、回答下面各题:

(1)个级、万级、亿级各有哪些数位?

(2)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亿位?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什么位?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

学生试着读一读

借助数位顺序表试一试。

汇报交流

学生记数位顺序表,互相提问练习。

相同点:每级都有四位,四位的顺序是个、十、百、千。

不同点:每级表示的数目大小不同,即计数单位不同。

探索新的计数单位

独立完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说数位顺序

同桌互相回答,再全班交流。

使学会僧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期末考]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六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http://m.tlutl.com/xiaoxuezuowen/156505/

推荐访问:人教版四年上册级数学试卷 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期末考]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八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下一篇: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期末考_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十课时:“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