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的英文_第八课第一节第三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高二政治教案)

2010-11-05 高中日记 阅读:

:2007-2-2610:49:4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来源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展示火星资料并提出问题)

材料:目前,美国的两个火星探测器仍在火星轨道工作;另外,欧洲发射了“火星快车”探测器。美国宇航局助理局长说,2003年是有史以来人类对另外一颗行星发起的最密集探测行动的一年。

学生活动:

说一说:你认为当今世界为什么掀起了探索火星的热潮?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随着人类的几百万年来的生存与繁衍,经济、资源、人口、社会的矛盾日益凸现。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寻找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因为火星上可能存在水、可能存在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而成为人类的探究对象,即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板书)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板书)

材料:人类的对火星的探索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65年美国的宇宙飞船拍摄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荒地。1969年美国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拍下了100多张照片,并对火星上的大气及其表面进行了分析。1976年发射的宇宙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在火星土壤中发现了奇特的化学元素,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全球调查者号”发射,并让科学家们意识到火星表面下可能有水。

学生活动:

说一说:结合材料谈谈人类对火星从“贫瘠荒地”到“可能存在水”的认识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归纳:40多年来,我们对火星经历了一个探索-试验-再探索-再试验的实践过程。在反复的探索试验过程中,我们既形成了对火星的认识,也深化了对火星的认识。这里的反复探索、实验的过程就是实践。即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板书)

第一节课的英文_第八课第一节第三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高二政治教案)

http://m.tlutl.com/gaozhongzuowen/53636/

推荐访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高中政治认识的特点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ppt优质课 角的初步认识优质课 对课程与教学论的认识 形式政治课心得 对公司的初步认识及感受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与理解 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 谈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论述你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看法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性质 对语文课的理解

高中日记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守望家园申论]守望公共家园2 下一篇:【投出个未来】投出理性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