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_《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说课 |参考教案

2010-01-22 高中日记 阅读:

1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1.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出现在高中立几第一章最后一节,这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空间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特别是已学习了直线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二面角的平面角,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而本节内容是第二章多面体、旋转体的学习基础,因此,本节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2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1.2.1从定理的证明过程,面面垂直可转化为线面垂直,就可以看到数学的化归,"降维"思想。
  1.2.2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从建构手段角度分析,可以看到归纳思想,而这一思想中包含着重组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2.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变
  式,能利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2能力训练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类比能力,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2.3创新素质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判定定理及变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重组意识和能力;判定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2.4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的意识,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判定定理的证明及变式探索
  难点:判定定理的变式。
  关键:本节课通过判定定理的证明及变式探索,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4教材处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即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先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联构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本课时为何提出变式呢,应该说,这一处理方法正是基于此理论的体现。其次,本节课处理过程力求达到解决如下问题: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又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观事物之间简单的和谐关系。
  5教学模式
  遵循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教师和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启动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引导学生实践思维过程,自得知识,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_《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说课 |参考教案

http://m.tlutl.com/gaozhongzuowen/30179/

推荐访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正弦定理教案板书设计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函数的概念教案ppt 圆的概念教案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案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评课 正弦定理说课稿ppt 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设计 相似多边形教案 正弦定理教学反思 菱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相似多边形教学反思 相似三角形教学反思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视频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相似三角形的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学反思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高中日记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函数单调性说课稿|函数单调性说课 |参考教案 下一篇:【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参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