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目录】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劝学

2009-06-23 高一作文 阅读:




劝 学
崇庆中学语文组 谭双虎

教学目标:
1、 了解荀况及其主张。
2、 了解本文的条理性及运用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明白、生动的写法。
3、 了解荀况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的论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要,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4、 理解几个文言虚词和通假字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第一、三两自然段的教学。
2、 难点:以生动、通俗的比喻为论据。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 导入:
1、新课导入: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 课文赏析
1、 师范读课文。
2、 生自由朗读,扫清字音障碍。
3、 生齐读课文,师点拨指导。
4、 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梳理课文。
5、 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目录】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劝学

http://m.tlutl.com/gaozhongzuowen/12842/

推荐访问: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 劝学高中课文 劝学是必修几 语文必修五默写重点 第一必修劝学 高中必修三劝学原文 高中必修三语文琵琶行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电子书 师说是高中必修几 语文必修三必背古诗词 劝学荀子翻译高中节选 必修三劝学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三必背篇目 必修三英语reading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高中语文必修1教材全解 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 高一语文必修劝学原文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 语文必修三劝学 劝学原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劝学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劝学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高一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目录_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劝学 下一篇:[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目录]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