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目录】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蜀道难》互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9-06-22 高一作文 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背诵《蜀道难》
【教时安排】
2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中有这样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大家知道说的是谁吗?他就是诗仙李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李白的浪漫主义杰作《蜀道难》。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1] 播放视频
听其声,悟其情。
[互动设计2] 写作背景
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即安史之乱前。唐朝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
[互动设计3] 正 音
噫吁嚱 yī xū xī 巉岩 chán 石栈 zhàn 喧豗 huī
猿猱 náo 砯崖 pīng 飞湍 tuān 崔嵬 wéi
扪参历井 mén shēn 吮血 shǔn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4] 问题探究
为何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
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
2.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六龙回日 冲波逆折 黄鹤飞不过 猿猱愁攀援
3.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4.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
5.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6.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剑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  化为狼与豺
杀人如麻
△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为全文奠定雄放的咏叹基调。中间一句,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句,照应题目、开头,造成强烈的感叹。
贯穿始终,一唱三叹,层层深入
[互动设计5] 课堂小结
1.一个主旋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目录】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蜀道难》互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http://m.tlutl.com/gaozhongzuowen/12731/

推荐访问:语文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课本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本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课后答案 语文必修一课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人教版 高一语文教案 语文必修一目录 高中语文必修1-5教案 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雨巷试讲教案 语文必修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目录 语文必修五目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教案 高二语文课本必修5目录 语文必修五必背课文 高二语文课本必修4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设计

高一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目录]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十八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目录]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老人与海(人教版高一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