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堂】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设计 ,教案

2010-06-28 初一作文 阅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设计》文章由<免费99作文网>收集。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交流、表演和课后动手制作、实践活动,感知远古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农耕知识,加深对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理解,体验劳动人民勇于创造的精神。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三)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播放轻音乐,放松身心。用学生最熟悉的诗歌《悯农》引出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一: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探究问题二:推测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第2课堂】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设计 ,教案

http://m.tlutl.com/chuzhongzuowen/43042/

推荐访问: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设计与生活教案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设计 文化生活教案 新科技新生活教案 创意思维绘画课程教案 书包教学设计美术教案 绘画课教案 幼儿大班美术ppt课件 大班文学欣赏活动教案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农耕生活ppt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 原始农耕生活优秀教案 第0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 第2课时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初一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耕生活的教案 原始农耕生活思维导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原始农耕生活ppt34

初一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08-2009nba】2008-2009下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下一篇:[明清文化专制]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教案设计 ,教案